名师引领成长
教研成就未来
——记山西省数学名师在线工作室主题教研活动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初冬,骤凉,却抵不住老师们学习的热情。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区域融合教研,让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常态。2024年10月23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区域融合教研范式研究课堂观摩培训会议暨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主题教研活动在宁武县西关小学校隆重举行。本次参加活动的有山西省教育协会副会长杨淑萍、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陈祥彬、山西省教学能手张慧萍老师、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主任张亚方、宁武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安耀青、宁武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丁敏、宁武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陈玲老师、宁武县东关小学校长崔淑英、宁武县西关小学校长吕利云以及全县各校的数学教师。
安耀青副局长在开幕式中强调: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成长。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要基于学情先学后教,按照教学设计分层教学。安局长鼓励每位教师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西关小学吕利云校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本次名师在线工作室主题教育活动是数字化教研的新推进,让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常态。这是一次促进小学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盛会,更是一次高瞻远瞩领航未来的盛会。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国家课程教材(西南大学版)分册主编、编委陈祥彬作了题为《基于2022版课标的课堂教学变革》的讲座。他主要从2022版课标的主要变化——基于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怎么做——回想案例;我的收获与思考等方面入手,讲解了数学教育价值的新定位;课程理念发生的新变化;课程内容的新调整等课标的变化形式和内容。提出了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关键问题,积极倡导教师要转变角色,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积极打造智慧课堂,形成智慧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课例展示
第一节是由东关小关李晓娟老师执教《10的再认识》。李老师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这节课,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小棒。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充分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关系,数的组成等知识。李老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好地建立了数位的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说课环节
东关小学连爱平老师针对《10的再认识》进行了题为“建构单元整体结构、促进理解性学习”的说课。她从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1.聚焦素养说课标2.前后联系说教材3.精准分析说学情 4.准确定位说目标5.着眼成效说方法6.注重发展说过程。连老师讲解细致到位,东关小学的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专家课例展示
第二节由山西省实验小学专家教师张慧萍老师执教《11 ~20的认识》。一年级的学生很需要有趣挑战性的活动,所以上课伊始,张老师为了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以动画人物孙悟空引入闯关活动,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学生经历操作、感受、理解、体验等活动,理解计数单位“十”的意义,经历对比“11”中两个“1”表示的意义和11~20各数的异同点,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提升学生理解数意义的能力。学生经历给数在数尺上找家的游戏,用数学语言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数尺上把握11~20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经历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个数的活动,充分理解这个数本身的意义,理解这个数在所学所有数中的位置。在多种操作活动和对比中体验以“一”为单位的记数显得繁琐,引出计数单位“十”,将“个的计数”过渡到“群与个相结合的计数”。学生不断经历感受计算单位“十”的便捷和用途。
互动研讨
互动研讨环节,西关小学青年教师吕瑞老师和孔令金老师大胆发言。提出了问题和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并虚心向专家教师和做课教师请教。通过互动交流,专家老师耐心,细致地为老师们答疑解惑,使老师们的视野和思路都豁然开朗了。
山西省名师工作室,山西省教科院专家杨淑萍做讲座《聚焦新教材,构建新课堂》。讲座围绕两个思考进行阐述1、新教材主要有哪些特色与创新? 2、“11~20的认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讲座中重点强调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方式时还要特别关注:强化独立思考、弱化课堂讲解;强化探索交流 、弱化启发引导;强化反思评价、弱化巩固应用。她还指出要培养学生核心习惯:会听、会做、会讲、会变。会听:捕捉智慧的钥匙。在课堂上,“会听”是首要且基础的习惯。会做:实践出真知的桥梁。“会做”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步骤。会讲:分享智慧的舞台。“会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会变:创新思维的火花。“会变”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具备的最高级习惯,它代表着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讲座最后以吴正宪老师的一段话做为结尾“我曾经多次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中作过有关学习习惯的调研,一个有力的数据让我折服:学习优秀者百分之百地具备这样或那样的良好学习习惯;而学习困难者除了少数是智力因素以外,多数人从小就没养成好习惯。”更加说明了培养学生好可惯的重要性。
聆听了陈祥斌、杨淑萍两位专家的讲座,深受启发。他们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他们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的知识及广博的见闻,让我们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更让我觉得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除了加强学习,还要更新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课堂生成,才能成就真正的高效课堂。
我们和专家老师们共同经历了充实而富有启迪的教师培训之旅。回望这一天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今天,我们不仅汲取了知识的甘泉,更在彼此的分享与交流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每一次的深入探讨,都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每一次的实战演练,都让我们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我们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肩上承载着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重任。而这次培训,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田,也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此刻,站在培训的尾声,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期待将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憧憬着与学生们共同成长,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与变化,收获那份属于教师的幸福与满足。
END
撰稿|王秀莲 姚佳娜
编辑|马书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