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五气”
编辑/逍遥人 边框/我心依旧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育观念、课堂模式、师
生关系受到强烈的冲击。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应该
在“五气”上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充满正气、富有才气、彰显魅
力、引领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一、正气 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真、善、美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
塑造者,莘莘学子人生的导师和引路人。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形容教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德行,一身正气,
这是为师的首要素质。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多元思想的碰撞,教师尤
其要具有浩然之气,这样,教师才能在知行统一中让学生“亲其师,信
其道”。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
人。”要实现教育的“真”,披着伪圣、庸俗、狭隘的外衣去教育学
生,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虚伪,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
育人的角度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守住自
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正气,压邪
气,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
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二、才气
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
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老
师站稳讲台是多么重要!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
要有一桶水。”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远远不
能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的兴趣。一个良师,足以让学生回味一
生;一个庸师,足以让学生评判一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结交德艺双馨
的老师,他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甚至挑剔的。你的才气将直接决定
你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影响力以及信仰度。况且,随着新课标的实
施,学生择师而学的状况将无情地摆在每个老师的面前,教师优胜劣
汰、竞争上岗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教师的“才”,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教无定法,同样的
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如果
你业务能力强,善于驾驭课堂,你可以像央视《实话实说》节目那样,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如果你专业知识渊博,幽默风趣、嬉
笑斥骂皆成妙语,你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
自如,妙趣横生,让学生被你的才智、才气所折服。
做一名良师,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应成为每个教师
的自觉追求。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知识的“源头活水”。做到
老,学到老,更新知识,创新理念,超越自我,厚实为师的底气。只有
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才气横溢,充满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三、书卷气
朱永新先生指出:“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
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
书。”也就是说教师身上应该多些书卷气、文气,少些酒气、油气、老
气、俗气,这正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需要。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
华。”这里的“气”就是“书卷气”。这是一种文化底蕴、智慧力量的
自然流露。教师必须是博家、杂家,没有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之才,没
的博古通今之智,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你又怎么能
成为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呢?
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选择性、多元化、尊重学生个性差
异等诸多特性使教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师,要敢于承认自
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缩短知识更新
的周期。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必须持久地学习,并且在读
书学习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实践反思和感悟积淀,才能学得真
知,悟得真理,进而厚积薄发,才能成为博学多才、富有书卷气的教
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
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是取决于些。要把读书当作第
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
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一个只教眼前书而不广泛阅
读的教师是不可思议的。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
风度。
四、神气
所谓“神气”即精神状态和思想气魄。慵懒、涣散、萎靡、自
卑,都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
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充满激情与活力,神采奕奕,亲切自然,与学生打
成一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心
理,师生共同进步,校园面貌必然焕然一新。反之,如果教师整天无精
打采,拖沓慵懒,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进取精神,会给学风、教风、校
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
有“精”“气”“神”。教师精神振作,讲课充满自信、激情飞扬,才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打动学生,造就学生的精神和气魄。教师气聚
神凝,讲课语韵顿挫抑扬、铿锵有力,能孕育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教师
神思洒脱,讲课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失去“精”“气”“神”的课堂,收获的也许永
远是失望;缺乏“精”“气”“神”的教师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好教
师。
新课堂理念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创
新意识,要有培养创新人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气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
造之人。”我们要激发创新活力,抓住机遇,钻研新课程,探索新教
法,不因循守旧,不盲从权威,要求新、求异、求变,让创造的种子在
教育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锐气
锐气,是一种胆量,一种魄力,一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境界。在
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有一股敢于争先、锐
意进取的锐气。回顾我国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从隋代
开始的科举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前的应试教育,到90年代广泛提倡的素
质教育,再到近年来兴起的人性化教育。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应试教育在
渐渐走向衰落,素质教育则逐渐趋向成熟,人性化教育如旭日东升,势
不可挡。然而,应试教育虽已日薄西山,但其陈旧的教育观念仍在人们
的头脑中作祟。要革除习惯势力对人性化教育的影响岂是一日之工?所
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都能锐气十足,消除浮躁心理,深刻反思,研究探
索,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开辟出中国教育的新天地。
学校创名校,需要锐气;教学创佳绩,也需要锐气。建立一支
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队伍,需要
每个教师都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为学校整体工作的稳
步推进出力流汗,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我们每个教师都要
有争做名师的锐气。我们要锐气昂扬,跳出樊篱,敢教敢试,永不言
败,教出个性,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