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纪实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纪实

2025年04月02日 14:51:02 访问量:20 作者:赵永强 侯凤兰

提高数学教研能力


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纪实

























mmexport174****408505.jpg

       春华秋实,教泽流芳。

     “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全国小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如期举行,在“新课标”与“新课堂”的交融中,数学教育正以核心素养为舟,以创新实践为楫,驶向深度学习的彼岸。从“大单元整合”到“跨学科实践”,从“数智赋能”到“生生互动”,名师们以匠心重构课堂,让数学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思维的跃动与智慧的碰撞。今日之盛会,恰是躬行者的集结,以新质课堂为犁,深耕教育沃土,播撒未来之种。


mmexport174****411033.jpg

       3月22日上午,由黄爱华和贲友林两位名师带来课例展示与讲座分享。

       黄爱华老师的《找质数》示范课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理念。他以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入课堂,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自然接触并理解质数的概念。黄老师精准把握教学节奏,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空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他及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此外,黄老师还运用deepseek、豆包等工具,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整堂课既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节充满魅力的示范课。



mmexport174****413824.jpg



      贲友林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贲老师用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引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中,贲老师通过“时间轴”直观地展示和对比两种计时法,让低年级的小朋友更能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最后又结合实际生活,巧妙地出示容易引发争议的时刻,引发矛盾与思考,进一步加深学习。这节课从最初的直观理解入手,预设落脚点的拿捏有度,收放节点上精准定位。

      贲友林老师关于《重新理解课堂》的讲座,深刻揭示了现代教育背景下课堂的本质变革与重构方向,让我们对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反思。课堂改革的本质是对"人"的重新发现。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是否被激发出好奇心,是否感受到思维的乐趣,是否在合作中学会共情与创造。

mmexport174****417027.jpg





3月22日下午,由储东升和刘延革两位名师带来课例展示与讲座分享。

      3月22日下午,由储东升和刘延革两位名师带来课例展示与讲座分享。

      储冬生老师的课总是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他执教的《图形的等分》,是构架在小学生与初中生思维中的一座桥梁,要求用一条直线将图形(一个图,组合图)进行等分探索,储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动手尝试将不同图形进行等分,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方法,非对称等分,打破“均分即对称”的思维定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让他们的思维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并能延展开去。

      储冬生老师带来的讲座《问题驱动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重点介绍了问题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性。通过问题驱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像专家一样的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问题驱动教学法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

mmexport174****419643.jpg


































      刘延革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从生活情境出发,在任务一中抛出问题:每年要吃一盒月饼的¼,该怎么分?而后学生在学习单上自主思考操作,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一盒月饼的¼,然后追问为什么都是¼?¼与月饼的块数有关系吗?交流中,学生体会到了每盒月饼是一个整体,画图表示时要有分的痕迹,还需用阴影或数字清晰表示出1份。明确了把“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1份,就可用¼表示。学生不仅理解了分数单位,还体会到分数是“数”而不仅仅是“分割图形”。接着进入任务二的环节:用同一幅图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学生操作后思考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写出不同的分数?交流中得出结论: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所以分数不同。这一操作又让学生的认识上升一个台阶,感悟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节课刘老师没有强调“平均分”,没有出示单位“1”,但学生却掌握了分数的意义;整节课紧扣数感、几何直观、符号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目标清晰且可操作。总之,本课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境、操作、问题、反思四维联动,将分数的意义娓娓道来,是一节兼具趣味性与思维深度的数学课。

mmexport174****422462.jpg






       3月23日上午,由强震球和吴正宪两位名师带来课例展示与讲座分享。

       强震球老师带来的《数据分类》这一课。课堂伊始,强老师通过展示纽扣,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分类标准,轻松唤起学生对一次分类的记忆。随后,纽扣杂乱的情境设置,自然地引出对更复杂分类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整节课教学目标清晰且富有层次性。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有效的操作活动和恰当的练习巩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知识与能力,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学范例。

mmexport174****425072.jpg










       吴正宪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年级课例《挖红薯》,整节课宛如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盛宴,让师生们沉浸其中,收获满满。吴老师以一年级小朋友感兴趣的小兔拔萝卜故事情境导入,接着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思考价值的问题:“兔哥哥挖了5个萝卜,兔妹妹挖了3个萝卜,怎样才能使兔子兄妹挖得一样多”,小朋友们紧皱眉头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最终得出三种办法“去掉、添上、移多补少”,从而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这一节课以儿童的视角出发,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巧妙引导的问题、丰富多样的互动,将数学知识融入到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活动中。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乐趣,培养了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mmexport174****428081.jpg

       3月23日下午,由苏明强和罗明亮两位名师带来课例展示与讲座分享。

      苏明强老师由生活故事导入,引出确定位置的问题。紧接着苏教授通过三个游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上了参照、方向、距离来确定磁铁的位置。苏教授先让学生尝试表达平面上点的位置,而后组织学生比较,令其发现,要准确表示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都要用到两个数字,将这两个数字抽取出来,数对便产生了。整节课所创设的轻松氛围,貌似苏教授的“不经心”,实为“有心”设计,不仅让学生经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形成过程,而且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技能。

      课后苏老师带来讲座《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结构化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实践》。首先,苏教授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体系出发,与我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几何学的发展变化,接着又从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结构化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解读。最后苏教授结合三个教学案例,启发我们在教学时,应把握数学本质、融入数学思想、突出数学思考。

mmexport174****430898.jpg

       罗明亮老师执教的《填数游戏》一课,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和阶梯式游戏设计, 让一年级学生在玩中思、在思中悟,作为听课者,我深刻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思维性的融合,也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罗鸣亮老师的讲座以 "素养导向" 为核心,深刻揭示了数学教育的本质。他强调通过对话与追问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罗老师倡导的整体化教学设计,为课堂转型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我们应将话语权还给学生,让思维训练成为课堂主旋律,在理性追问中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

mmexport174****433374.jpg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这场聚焦“新质课堂样态”的研讨会,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之路。名师们的智慧分享,诠释了“双新”背景下课堂的无限可能——从“北斗融课”的科技赋能,到“磁力方块”的创意实践,从“问题驱动”的思维激荡,到“学情前测”的精准导航,教育者以诗心与匠心,织就数学的经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日的耕耘终将成就明日满园桃李。愿每一位教育者秉持“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初心,在“和美课堂”的引领下,共赴教育新程,静待思维之花灼灼绽放!

mmexport174****436125.jpg








                  撰稿:  赵永强   侯凤兰     刘建英

                              刘晓霞   吕    瑞    李志英

                  编辑:  宋朋莉

 


END



编辑:孙丹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西关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宁武县西关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宁武县凤凰西街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