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美不胜收”——记宁武县西关小学英语教师参加第13届全国小学英语名师教学观摩学习活动
2025年3月29日到3月30日为期两天的“和美课堂”培训,像一场穿越教育星河的航行——当我们以“倾听、尊重、共创”为船桨,以“看见每个生命独特光芒”为罗盘,竟在两天的相聚里,触碰到了教育本质的星辰。
聆听桂婷婷老师的《Helpingourparents》课例,是一场令人沉醉的教学探索之旅。这堂课巧妙地将英语教学与道德与法治中的“四有”教育进行跨学科整合,让我深受触动,收获颇丰。桂老师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帮助父母,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树立起“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明白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与关爱家人,朝着“有道德”的方向成长。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也逐渐成为“有纪律”的学习者。课堂上,桂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独特的方式展示自己帮助父母的计划,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助力他们成为“有文化、有创新”的新时代少年这次听课,让我深刻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无限可能。桂婷婷老师的这堂课,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学科融合的新境界。它启示我们:跨学科整合不是简单的内容叠加,而是要找到学科间的
桂婷婷老师在讲座中深入剖析英语教学的核心,从理论高度到实践案例,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见解。她强调,要构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共同生长的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她的观点新颖独特,让在场教师们深受启发,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戈向红老师执教的《TheGoatMustGo》阅读课犹如一场思维与价值的盛宴,展现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范式。这堂课以“问题链”为纽带,构建了
戈向红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MI意趣写作”与“汉堡式结构”的整合,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思维进阶与价值共生”的新路径。这一实践启示我们:写作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应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载体。通过跨学科整合、问题链设计和真实性评价,教师可以构建“语言—思维—价值”三位一体的写作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思维成长与人格塑造的双重飞跃。汉堡包写作结构形象又实用,开头如汉堡顶层面包,吸引读者;中间几个细节段落如同夹着的馅料,是文章主体,充实内容;结尾像底层面包,总结收束。这种结构让文章层次清晰,学生易掌握,能帮助他们有条理地组织素材,也方便读者理解,还能通过“馅料”融入不同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整合。
赵刚校长带来的绘本《Findingmummy》课。课堂伊始,赵老师用freetalk拉进师生距离,其风趣幽默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调动起来,通过模仿动物、看动物部分特征猜动物等方式初步感知核心词句的意思。然后再通过视听呈现、问答交流、看图说话等形式逐步呈现绘本内容,让学生内化并积极运用核心语言进行表达。学生从不懂,到后来全程投入,小眼睛盯着赵校长,个个举起小手积极参与。真正诠释了“大师风范,教于无形”。
随后,赵老师的讲座《目标与文本》,详细阐述了英语课程中语境、语量、语用三者的关联以及重要性!引导老师们在设计课程时要关注:目标设定、语言功能、语境创设、情感激发、文本使用、语义功能之间的转化作用!只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才能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能力!
“WelcometoMr.Tian'sclass...”田老师带着非常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田老师指导学生有效开展听力活动是这节课的亮点。(1)整体感知,听懂文本主要内容。用问题驱动听力活动,学生在听语篇之前,田老师提出相关的五个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地听。每个学生都在思考,关注学生专注力,有效训练学生抓取关键词的听力技巧。(2)做好笔记,听出文本重点内容。学生要听一个较长的文本,很难记下听到的重点内容,需要有完成听力的策略,田老师提醒学生边听边做笔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有助于自己表达的关键内田老师通过有效的听读活动,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指导学生模仿录音的过程中用优美的语音语调朗读文本。学习过程中,老师始终热情洋溢,挖掘学生表达的亮点及时予以鼓励,进一步增强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表达越来越自然。
带着自信,带着情怀,育人价值逐渐凸显。(1)开放性、情景化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迁移创新。田老师以游客身份来到太原,学生当小导游给老师介绍太原,自然要用“Iamgoingto...”去表达,内化本课核心语言,学以致用,以用促学。(2)赠礼物、写书法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传承文化。田老师让学生在猜测中用“IthinkMrTianisgoingto...”表达。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预测中用英语表达;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田老师现场书写“业精于勤”(软笔),可谓是这节课的点睛之笔。在书写之前,田老师再次用实物呈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田老师对书法艺术的热爱,用行动展示在学生面前,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田湘军老师以自己的教学经历为契机,向听课老师们表达了“生本课堂”的核心观念。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英语老师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位置,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学习体系,发展能力形成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坚守经典,拥抱现代,以智慧教学赋能课堂。秉持育人理念,深入语篇研读,推动“教 学 评”一体化,引导学生乐学善学。田老师的实践与思考,为教学指明方向,让每一次课堂都成为探索与成长的旅程,助力学生在英语天地绽放光彩。
第三场第一位名师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副校长——黄慧,黄老师带来了一堂很常态化的词汇课,先复习前三个单元的语音和对应手势,带领学生跟着节奏复习说唱语音和单词,引出title—Havefunafterclass.进入本课主题。通过梳理课前和课中的获得的乐趣,引出课后的乐趣,进入话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单元主题图,说一说图中人物玩得高兴的地点和方法,初步感知本课的话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hide and seek.be hindthetree等词汇的含义,感受韵律诗的节奏,并伴随着节奏进行整体展示。核心语言框架是利用animalsfriends对话,在breaktime玩paperplanes获得havefun的过程,来一遍遍复现语言知识,在此过程中挖掘人文意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接下来黄老师就本课展开一场讨论——用教材,更要懂教材。她强调,教师在准备和执行课堂时应遵循“一课三品”的原则。首先,明确课堂目标(知其然),思考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其次,理解教学方法背后的原理(知其所以然),确保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相符合;最后,探索课堂的潜在改进空间(知其未尽然),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来自南京活泼而幽默的顾洁老师带领三(4)班小朋友一起学习Schoolrules,她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新颖的导入环节、多样的教学方法、真实的情境创设以及注重德育渗透等方面的教学实践,老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了学校规则的重要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顾老师随后为我们解读她带来的这节课的一些设计思路,并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中一些方式方法为我们指点迷津,她还强调教学中应鼓励孩子质疑思辨,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和审辩的思维深化理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是数学的发现者、探求者,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视角,课堂上让孩子从经验出发、从现象出发、从事实出发,自由的表达、相互的补充,围绕着一个有价值问题反复讨论,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更有创造性地思考。
第四场是由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全国中小学英语名师叶建军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课例《Hey,Pandas》。叶老师通过图文信息及音视频的方式,详细深入地介绍了熊猫的特征、食物、和能力等,并深入了解其他动物。让学生能够用所学语言问答并描述动物,感受动物们带来的快乐,学会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后的讲座也紧紧围绕“如何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给老师们指明了新课标中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要求的具体实施步骤,让听课的老师们眼前一亮,收获颇丰!整堂课下来叶老师风趣幽默,时刻关注学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和而不同,美不胜收”。不同的名师,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设计,但教学的共同目标一致: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新时代的核心素养。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我们会将满满的收获融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去,追随着名师们的步伐,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更好地助力于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