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做示范
共研共学促成长
——记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2024 年 12 月小学阶段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主题教研活动
教研会
为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落实,全面把握教材,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2024年12月16日下午,宁武县西关小学教研室组织一年级语文教师在4.2班教室参加“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2024 年 12 月小学阶段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主题教研活动”。
第一节由陈旭梅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年级上册精彩课例《四季》。
首先由说说你知道的季节导入到初探课文的整体认知。由寻找“季节播报员”的字词文本学习,到做“四季小诗人”的语言思维发展的拓展学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梯度上升。整节课下来,张老师在优化语用实践、落实核心素养方面做得很好。
其次,在对文本内容的学习理解中,张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发现、引导学生表达。如,初步感知文本阶段,老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春天是()在说话;夏天是()在说话;秋天冬天分别是谁在说话。学习第1、2节“草芽”“荷叶”部分,张老师还用边演边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学生上台演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就是直观展现尖和圆的意思,更形象更生动。再如引导学生拓展春天的代表事物柳树,夏天的荷花等等,学生说柳条弯弯、桃花朵朵、西瓜圆圆、荷花粉粉,不仅抓住事物的特征,也抓住了语言结构叠词的特征,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具体情境中得到有效体悟,为学生形成语言经验,培养良好的语感,做了细致的牵引。
最后,张老师在拓展环节做“四季小诗人”,这是对儿歌格式的再次梳理,同时对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力的提升都提供了帮助。
第二节由徐德英老师带来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声音说话》。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她叫慧慧。先让她来自我介绍一下吧!生汇报: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顺势导入:看来,说话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板书: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二、创设情境,说说演演:
情境一:在阅览室/图书馆里。(出示课件)(1)引导:同学们,你们都去过阅览室吧!在那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2)演一演:师生合作,开展模拟交际活动,全班就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情境二:在老师办公室里。(出示课件)
(1)过渡: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2)演一演:教师先引导学生和同桌模拟练习,再面向全班模拟表演,集体评价。
情境三:在教室里。(出示课件)(1)过渡:给全班同学讲故事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三、联系生活,场景判断:
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请你观察下面的几个场景,判断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可以用熟悉的手势来表达,如大声用双手做喇叭状,小声则用食指做遮嘴状,中等声音则可不动。(出示课件)1.在公交车上。2.在电影院、餐厅里。3.在演讲比赛现场、联欢会表演现场。(学生做出判断,并用手势表示)
课后,李小燕和崔云宏两位专家对课例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做到守正学科本位,突出实践。守好作为语文人的底线,引导学生有思考的阅读,教有思想的语文。
名师们的课堂、专家们的点评就像丰盛的大宴,值得细细品味、回味。老师们将带着收获, 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已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学观念。
撰稿 | 曹丽芳
编辑 | 马书渊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