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博客 > 无效的课堂就是常常缺少了温度

无效的课堂就是常常缺少了温度

2016年11月12日 17:56:53 访问量:140
有教师常常抱怨,自己用心备课、认真讲授,但课堂学生听不进,学不会。无效的课堂症结到底在哪里?不妨读一读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林敏的这篇教育随笔,他从情感和认知的角度出发,剖析了教育的内涵。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师生“情感”的发展,师生情感的良性交融互动,是学生和老师学业职业发展的最重要前提。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林敏自己在学校待了大半辈子,从学生到教书匠,再到学校创办人和校长,觉得教书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有挑战,也越来越有“味”。唐人韩愈的师者定义“传道授业解惑”,大致概括了教师的基本功能与职责。但近来在与一线教师的沟通及与学生的交流中,愈来愈感到,教师在教学与教育的过程中,“脑”的功能(理智、思维、知识和方法)和“心”的作用(情感、爱心和责任感)是如此地密不可分、交汇互融。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中,却有明显的重“脑”轻“心”的倾向。前者似乎更能“量化测评”(通过各种书面考试),而后者似乎只能感受、体验,很难“规范量化考评”。中文的“心”如翻译成英文,有“Mind”和“Heart”之分。前者更偏“理性智慧”而后者则是“情感之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案、教案、课堂目标、知识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测试考评,很多是围绕着知识构建的逻辑过程或理性结构而设计和实施,很少考虑师生交流互动中的“情感”因素。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早已被各种科学理论及实验所证实,情感因素发挥着很大作用,情感在认知中是构建兴趣、注意力、专注度、选择、联结、记忆、想象力、创造力等重要认知环节的基本要素。没有“情感”要素的参与,认知过程的这些基本环节是难以形成有效完整的功能结构的。我们有些教师常常抱怨,自己用心备课、认真讲授,但课堂学生听不进,学不会,怪学生“笨”、“懒”。但这样无效的课堂,如仔细分析,常常是“冰冷无温度”的课堂。也许知识逻辑结构似乎无大问题,但缺“情感”的凝合剂,师生之间无“情感”的交流。一堂好课,课前课后的“情感”铺垫,课中师生之间的用心用情的“情感分享与交流”才是知识建构的厚实基础。有时,坐在一些温馨和谐的课堂里,看着学生们闪着光亮的眼瞳,脸上洋溢着对刚走进教室的那位老师的欢快笑容,一种亲密无间的心灵默契、情感的交融,弥漫在时空中。教室里充满着欢声笑语,知识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句型和语法点。情感的交融,不仅创造了课堂的氛围,更构建了人脑中复杂、高强度认知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剂”,所以,提高师生的学习力,从改善师生的情感状态着手,会事半功倍。我们的课堂,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师生“情感”的发展,师生情感的良性交融互动,是学生和老师学业职业发展的最重要前提。西外学校坚持了十二年的“导师制”,师生之间那种亦师亦友的信任与分享交流,构成了西外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情感”是教育中联结每个个体的最重要的“凝合剂”。其实,任何人类的认知活动或过程,本质上是情感的展现与发展。认知活动的出发点是情感本源,过程中的各个支撑点是情感本位,而最后的结果也是情感归宿。真正有效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一定是从情感生发的,是兴趣,喜好,好奇心,或有意义及价值的目标设定。情感的驱动力越强,个体认知和学习的动力越足,所以,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们,千万不要忽视情感在学生认知过程的源动力作用。尽可能地去调动和加强这一源动力!在个体认知和学习过程中,知识建构的每一个支撑点,如分析,理解,推理,综合,选择,联结,记忆,练习,复述,表面上看是理性的逻辑结构流程,但其展现过程都是靠情感支撑依托,任何对一篇课文的分析和理解,本质上是情感的一种投射,记忆,联结和复述更是如此,情感会过滤,选择性地留存和建立各种关联。认知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积淀,建立以人际交往互动,分享交流,以情感为链条的联想,创造,想象,重构机制。认知和教学过程从个体的情感互动变成集体交往建构的知识生成过程。最后,知识的获得,又是一个个体具象化的过程,通过作业,测试,项目实践等环节,又回到了认知个体的特殊反馈。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育认知的最高界面,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所以,教学认知过程是从个体特殊情感出发,依托情感,将情感作为脚手架,一步步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建构生成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课堂是这一过程的主战场,所有课堂的参与者,通过人际情感的分享互动,创设了源于情感但又超越个体情感的知识结构,但这一抽象的知识结构,存在于每一个认知个体的情感化的记忆系统中。简言之,如果将理性思维的认知过程比作一江春水,情感本体就是能让春水流淌的河床,如果思维认知能象春水一样,在起伏跌宕的情感河床里,顺势而下,便能一路奔腾到海!这也常常是一堂充满情感高认知的好课给我们带来的真实感受! 原文信息:【李彩霞】:无效的课堂就是常常缺少了温度
编辑:高秀英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西关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宁武县西关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宁武县凤凰西街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